谁规定海鲜只能来自深海?在离海最远的新疆,戈壁与雪山正联手演绎一场“鲜美”的奇迹。天山冰川融水带着矿物质的清冽,在尼勒克的养殖池里滋养出肉质紧实的三文鱼,橙红纹理间藏着均匀油花,刺身入口即化,淡淡奶香在舌尖层层绽放,盲测中竟赢过不少深海同类。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盐碱地,曾是寸草不生的荒原,如今却成了“虾兵蟹将”的乐园。昆仑山雪水调配的养殖池里,南美白对虾晶莹剔透,每只都有巴掌长短,白灼后自带咸香,比海虾更添几分清甜;博斯腾湖的池沼公鱼、螃蟹,更懂新疆的热烈,咬开的瞬间满是湖鲜的味道;阿勒泰的螃蟹在额尔齐斯河水系里肆意生长,膏满黄肥,掰开时鲜汁四溅,混着草原的气息直钻鼻腔。
赛里木湖的高白鲑,在海拔2071米的“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里自在游弋,雪水浸润出的肉质,比寻常淡水鱼多了三分清甜,比深海鱼少了一丝咸腥,清蒸时只需淋一勺当地胡麻油,就能鲜得让舌尖打颤。
这不是远方的海味,是新疆用雪山融水、充足日照养出的“湖鲜传奇”——每一口,都是天山雪水与大地湖泊共同酝酿的,独一份的“疆式鲜甜”。
当烤全羊的焦香遇上海鲜的清甜,当卡瓦斯的清爽搭配虾蟹的肥美,这口独属于新疆的“疆式鲜甜”,藏着大地的馈赠与科技的智慧,每一口都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监制:丁涛
统筹:冯婷、喻鹏涛
策划:葛惠芹
编辑:马新玲
制作:卡那提·胡尔马尼亚
出品:新疆日报社(集团)
指导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