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图:中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基地项目建设现场(6月19日摄)。目前,该项目正有序推进。 钟卫亮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冉虎
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6月的柯坪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道路建设项目正有序开展路面铺油工作,供水管网项目管沟旁堆积着已进场的各类管材,排水管网建设项目道路穿越部分已部分完工。
2024年底,新疆发布推动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提出,加大自治区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统筹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园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正成为促进新疆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发展转型增效的重要推手。
用足资金抢抓发展机遇
2024年11月,自治区召开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开发区、园区工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各类开发区和园区承载力、引领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新疆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引擎和重要阵地。
作为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专项债成为新疆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建园区、谋项目、抓转型、促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发挥园区在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中的生力军作用,近年来,自治区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积极利用专项债,持续加大产业园区类项目支持力度,形成油气生产加工“三基地三盆地四区域”、煤炭煤电煤化工“两主两翼一环”等产业布局;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推进陆港区与空港区、综保区、沿边口岸等平台联动,推进“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重点项目建设。
2024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园区(开发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依托石油石化产业的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开放创新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从纵深发展的伊宁县伊东工业园区到产城融合的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再到蓬勃发展的乌苏工业园区,5个园区不仅找准了各自发展的定位和方向,而且分别交出了年工业总产值231亿元、160亿元、141.9亿元、136亿元、135亿元的成绩单。
一个地州一下涌现出5个工业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园区,既是新疆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上坐标精准的实证,也是新疆持续重视园区健康成长的直接体现。
截至今年3月,新疆已建立96家工业园区(含21家国家级园区),其中南疆地区布局42家自治区级以上园区,占全疆总数的近半数。数字背后凝聚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深刻考量。
自治区财政厅政府债务管理处处长李玺介绍,2024年至今年5月末,新疆发行专项债288.36亿元,支持260个园区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等项目建设。
作为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2025年,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区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强化“聚产业、强企业”发展思路,加强新建续建项目包联机制,搭建更完善的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该园区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22%,新增产值5.7亿元。
用好资金夯实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疆财政以“七通一平”(即通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燃气、通热力、通道路、场地平整)为根基,积极利用专项债,持续强化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蓬勃发展筑牢根基。
在各园区及相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新疆各开发区、园区的基础设施实现蝶变。完备的水电气热管网与平坦开阔的土地,吸引不少企业扎根投产。
生产用水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及消防安全的重要资源。随着新疆爱优呵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德润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尚武(伊犁)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项目入驻,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生产用水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最大程度保障企业生产用水供水安全,园区利用专项债加快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将企业的生产用水和市政配套管网成环并进行双水源供水,在提高用水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满足节水节能要求。
今年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布尔津工业园区、阿勒泰产业园区和哈巴河工业园区设立为自治区级园区,阿勒泰地区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新批建的3个自治区级园区‘七通一平’、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需投入近72亿元。这3个园区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招商引资和项目承载能力,带动阿勒泰地区各县市经济均衡发展和产业体系整体提升。”阿勒泰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王筱今说。
今年1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常住人口不足3万人的若羌县传出令人欣喜的消息:去年若羌工业园区干出百亿元产值。
从建园初期工业总产值不足1亿元,到如今产值过百亿元。若羌工业园区逆袭的背后,与新疆财政有效利用专项债支持园区发展密不可分。
一条条由专项债支持建设的铁路、公路支撑起若羌工业园区发展的基础框架,让深藏于地下的宝藏能以更快速度被开发利用,转化为推动经济腾飞的强大动力。
当前,若羌工业园区正利用专项债加快推进建设工业蒸汽管网、污水处理项目、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等园区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整体运营生态。
截至5月末,新疆2025年第一批、第二批通过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项目共105个,涉及金额147.85亿元,后期将陆续发行,以支持全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用活资金提升投资效益
今年,喀什地区抢抓专项债政策机遇,围绕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成功争取到产业园区专项债项目11个、筹措专项债资金17.5亿元,为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和产业链跃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助力园区发展的同时,新疆各级财政部门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项目资金需求,紧盯专项债资金使用的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建立资金全流程监管机制,明确项目申报、资产登记、建设运营等各环节的职责分工,通过构建“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确保专项债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2025年4月,自治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通知》,对专项债“借、用、管、还”提出具体要求,切实补齐“谁来管、怎么管”的短板。
在“借”的方面,新疆财政实行专项债在建项目续发“绿色通道”,对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且需要续发专项债的在建项目,无需重新申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可直接安排发行。截至5月中旬,全疆80%的园区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已完成报送。
在“用”的方面,新疆财政对专项债投向领域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未纳入“负面清单”的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资金,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融资能力,赋予其更多项目选择和资金配置自主权,更加方便各地因地制宜申报园区建设项目。
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为例,作为国家级产业园区,自2024年以来累计投入专项债资金18.6亿元,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多个项目竣工落地,为加快喀什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提供了空间要素保障。
在“管”的方面,新疆财政明确专项债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对无法实施、影响资金使用、确需调整的项目,可报自治区财政厅履行调整程序。
在“还”的方面,新疆财政建立专项债偿债备付金制度,要求各地抓好专项债项目收入征缴工作,保障偿债资金来源,确保法定债务按时足额还本付息,严防专项债偿还风险。
通过财政政策赋能和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新疆园区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项目落地周期大幅缩短,资源产出效率大幅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显著提高,园区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