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更新多项经验获全国推广
推进51个片区建设
11月16日,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我省正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51个城市更新片区建设,探索城市体检创新实践。截至目前,已有3条经验入选住建部城市体检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同时还有3个项目、6项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和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记者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的《城市体检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看到,安徽省、合肥市及芜湖市在完善公众参与方式、探索专项体检方法和依据城市体检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等方面的3条经验做法成功入选,成为全国城市体检工作的重要参考范例。其中,安徽省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专项体检,建立城市排水防涝专项体检指标体系,涵盖规划管控、管渠系统、排涝泵站、源头减排、内涝高风险点、积涝点、信息化建设和应急处置8个维度共25项指标,省内各城市依托第三方技术团队开展指标采集与问题分析,结合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形成专项体检报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市专项体检报告进行审查后,汇总编制省级城市排水防涝专项体检报告。
芜湖市建立“市民医生”调查机制,在街道、社区层级开展“市民医生”试点,招募社区退休干部、楼栋长、志愿者等担任“市民医生”,开展住房、小区(社区)、街道维度体检。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体检内容,组织“市民医生”与专业技术人员联合踏勘,形成城市体检问题诊断报告,包含问题描述、点位分布、拟解决方案等内容,为后续生成整治建议清单提供依据。合肥市建立“问题清单-专项行动-更新项目库”成果转化机制,依据城市体检发现的31项问题,谋划既有住宅安全保障、“一老一小”设施提升等28个专项行动,明确专项行动目标,细化生成69项城市更新项目,并进一步明确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内容、所在区域、牵头部门、完成时限、各部门职责分工等内容。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期正式印发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四批)》里,安徽省及芜湖市在强化组织实施、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等方面的2条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共计有3个项目、6项经验做法入选)。为了强化城市更新财政、金融政策保障,安徽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财政贴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设立省级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累计奖补城市更新项目3.2亿元;创新“城品活力贷”金融工具。2025年,对城市更新领域中长期贷款项目提供1.3亿元财政贴息。芜湖市设立人民城市建设委员会常态化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打破部门壁垒,强化城市更新政策统筹与资金保障;成立事业单位,负责研究城市更新技术标准,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推进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实施,总结推广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持续深化体检工作,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实施路径。


